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

中国信通院 中国信通院CAICT 2024-01-28

脑机接口受创新驱动发展特征显著,蕴含巨大生产力潜能,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组成,是未来产业布局方向,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进入重要转折点,即将迈入应用普及期,有望结合多设备和多技术赋能多个领域。脑机接口由此也迅速升温成为全球焦点议题。


2023年12月2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联合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在“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脑机接口创新发展分论坛上发布《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未来产业与创新发展研究部主任工程师周洁对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



报告聚焦2023年涌现的脑机接口热点、新趋势、新技术,在全面分析脑机接口全球产业总体发展态势基础上,重点关注上游核心器件、中游采集分析设备、下游医疗和非医疗应用几方面的发展,以详实的案例介绍代表性核心技术产品发展现状以及应用成效,分析研判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所处阶段,总结技术和应用发展制约因素,从政策引导、技术发展、人才培育、应用推广和科普宣传几个维度提出持续深化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举措建议。


报告核心观点

1. “脑机+”特点突出,加快融入诸多领域

脑机接口技术适应性广泛,可与多种产品设备结合并在多场景应用,正在全面融入多领域发挥赋能作用,从而促成新产品诞生,并为传统解决方案提供新思路。脑机接口产业下游较明晰的应用方向不少于30种,主要分为医疗和非医疗两类。医疗仍是脑机接口当前主要产业化方向,下游企业中医疗方向占比56%,消费、工业、教育等非医疗企业占比44%。


2. 技术创新不断迭代,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对上游来说,传感器和芯片通量由低向高发展,无线传输方式逐渐取代有线传输,电极材料的选择由刚性向柔性转变,植入式技术造成的创伤也通过电极材料创新、结构创新、植入方式创新逐渐减小;芯片功能逐渐集成,日后有望出现专用芯片。对于中游来说,采集手段不断丰富,除电信号采集外,超声采集等方式涌现;多种采集手段趋于融合,单模态电信号与功能近红外信号、肌电信号、眼动信号等多模态信号融合。计算分析功能逐渐由本地放至云端,采集分析设备具备功能由简单到智能。对下游来说,应用领域正在从医疗拓展至非医疗,应用对象从医疗、科研为主转向多领域。


3. 脑机接口前景可期,未来十年加速发展

脑机接口具有广泛赋能的特点,一旦多领域规模化应用则会带来市场显著增长,同时也将取代部分传统神经药物市场。有望在发达地区诞生一批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和新型研发机构,优秀标杆企业和典型示范案例也将不断涌现,同时也将吸引传统行业巨头以研发或收并购等方式入局。多要素的聚集和持续优化将在未来十年内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加速发展。


报告目录

一、脑机接口产业全球发展欣欣向荣

(一)“脑机+”特点突出,加快融入诸多领域

(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创新政策陆续出台

(三)新生企业增速下降,中美集聚创新力量

(四)金融投资更加谨慎,系统方案商倍受关注


二、脑机接口标志性技术和产品创新涌现

(一)电极

(二)芯片

(三)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四)脑电采集设备

(五)超高场磁采集设备

(六)无创光采集设备

(七)分析设备


三、应用解决案例日渐丰富多元

(一)医疗应用仍为主流,非医疗应用多点开花

(二)医疗领域应用发展蓬勃,部分疾病诊疗效果喜人

(三)非医疗领域应用多点开花,主观人为感受得以数字化


四、脑机接口迎来发展良机且未来可期

(一)五十载技术迭代终迎春,新阶段应用普及逢良机

(二)脑机接口前景未来可期,持续彰显科技创新价值

(三)联盟搭建平台发挥实效,跨界共协同仍需多方努力


主要专家简介


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文宇 

脑机接口产业联盟秘书长。主持完成10余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行业技术标准30余项,专著2部,论文40余篇,专利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励多项。


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未来产业与创新发展研究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张倩

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牵头完成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国知局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奖项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标准与知识产权。


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未来产业与创新发展研究部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周洁 

脑机接口产业联盟系统与行业应用工作组主席。具有丰富的脑机接口产业应用研究经验。多次支撑脑机接口政策规划和决策。作为负责人发布多份脑机接口相关研究报告。


更多精彩,敬请阅读解读PP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撰写团队联系方式:

中国信通院

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

周洁

13811504620

zhoujie@caict.ac.cn



报告下载方式






校  审 | 谨  言、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

中国信通院发布《车联网白皮书(2023年)》
专家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

中国信通院 中国信通院CAICT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